在復雜地形地質條件下進行隧道開挖時 , 提升隧道進 、 出洞的圍巖穩定性 , 改善開挖輪廓線控制的準確度 , 防止洞口塌陷 、 滑坡等工程事故的發生 , 通常 , 需要采用管棚施工技術進行支護 。
受控于混凝土配合比 、 模板支設質量 、 混凝土養護施工量等因素影響, 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常常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難點 。相對于梁 、 板 、 柱的混凝土澆筑工程 , 管棚混凝土澆筑工程具有澆筑落差打, 混凝土流動性差、現場振搗密實難以控制等問題。
基于現有研究成果中的不足和工程技術提升需要 , 結合隧道管棚混凝土澆 筑的難點問題 , 對現場施工結構進行優化設計,隧道管棚澆筑施工結構示意圖見圖 。
1 ) 在管棚的內側設置內側撐柱 , 并在內側撐柱與地基土之間設置柱底承 壓板 , 并通過內柱限位槽限定內側撐柱的位置 ; 在內側撐柱的頂端部設置平臺頂板 , 側壁面向內側模板側設置側面撐桿 ; 在平臺 頂板與內側模板之間設置支撐底板和頂面支撐桿;側面撐桿采用鋼管軋制而成 , 其長度可調 , 與內側模板垂直相交,與內側撐柱之間 設置支撐轉動鉸 。
2 ) 在管棚的外側設置外側撐柱 , 并在外側撐柱與地基土之間設置外柱承 壓板;在外側撐柱的頂部設置外側橫梁;在外側撐柱和外側橫梁上均設置滑移箍板 , 并使滑移箍板與外撐橫桿和外移立桿相連接 ; 滑移 箍板采用鋼板軋制而成 , 套于外側撐柱和外側擴梁上 , 并設置與夕腭橫桿和外立桿相連的螺孔 。
3 ) 在外側模板上設置撐桿連接體 、頂部灌注管和底部灌注管,并使撐桿 連接體與外撐橫桿和外撐立桿相連 ; 在內側模板上設置第一鋼筋限位體和第二鋼筋限位體; 第一鋼筋限位體和第二鋼筋限位體均采用長 度可調的螺桿與螺栓組成 , 其插入端分別與內層鋼筋和外層鋼筋相接, 混凝土初凝前取出第一鋼筋限位體和第二鋼筋限位體 。
4 ) 使外側模板的腳部與外模導墻相接;所述外模導墻采用混凝土澆筑或鋼 板軋制成 , 其內側弧度與外側模板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