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應變法作為基樁完整性檢測的常用方法在工程中運用較廣泛。文中總結歸納低應變測樁儀檢測樁完整性時應注意的事項。
低應變法是檢測樁身完整性的有效方法之一,雖簡便、快捷,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土阻力的干擾、波阻抗緩慢漸變、淺部缺陷難以辨別、難以識別多缺陷樁(波的透射能力限制)等。
此外,應力波的衰減機理十分復雜,并且測試時的信號又受到諸多外界因素的干擾,因此,測試時對一些人為因素的控制對合理的解釋試驗結果和對樁身完整性做出正確的評價是十分必要的。這些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脈沖發生器的影響。
混凝土的材質和混凝土的強度不同,產生的應力波也不相同。同時,不同的脈沖對檢測對象的靈敏度也不相同。例如:低頻脈沖能夠有效的探測樁深部的缺陷,相反,高頻脈沖則有利于檢測樁淺部的缺陷。因此,當檢測對象為大直徑樁時,應選用能激發出高能量低頻脈沖的重型脈沖發生器;為小直徑樁時,應選用能激發出低能量高頻脈沖的輕型脈沖發生器。此外,還應該結合混凝土的材質,齡期等因素綜合考慮脈沖發生器的選用。
2)樁頭的處理。
樁頭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測試信號的質量。樁頭的處理應按照檢測的要求,保證樁頂表面干凈、干燥無積水;另外,在脈沖發生的部位和脈沖接收的部位也應該按要求處理平整,否則可能造成測量信號的失真。當檢測與承臺或墊層相連接的樁時,在樁與承臺或者樁與墊層相接處,阻抗一般會發生變化,不利檢測,一般應斷開二者的連接。
3)傳感器的安裝、脈沖發生力度的掌握以及耦合劑的選用。
傳感器是檢測樁身完整性最基本的器件,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通常選用的是頻響應寬,對聯線要求低的內裝式加速度傳感器(ICP),該傳感器能很好的在惡劣工況下工作。為了獲得真實的波信號,傳感器安裝在樁徑2/3處的平整堅實的部位。同時,傳感器的安裝應與脈沖發生點保持一定的距離,減輕過大負面反沖對淺部缺陷的掩蓋。理論上傳感器越輕、越貼緊樁面,與樁面的接觸剛度越大,信號傳遞特性越好,釆集的信號也越接近樁面的振動情況。
耦合劑應選擇粘度強,具有足夠粘結強度的,通常較好的耦合劑有:石膏、蠟燭、黃油及其他固態油、凡士林等。此外,采集信號時,應垂直安裝傳感器。
低應變法是判斷樁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能大致檢測樁身的完整程度,但是不能準確、全面地反映缺陷的真實情況。因此,對低應變動測曲線的判定應結合具體的工程條件,例如:工程地質情況、樁型、施工情況等因素。